为全面展现消化内镜领域最新诊疗技术和研究成果,规范消化内镜诊断和微创切除技术操作,推动我国内镜诊断和治疗水平的发展和提高,7月27日至29日,“第三届仁济消化内镜研讨会暨第三届仁术济世消化道早癌高峰论坛”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顺利召开。
大会以分享消化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交流最佳临床实践经验,探讨最前沿技术和理念为宗旨,通过精彩的演讲和实战的操作演示的形式展示了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的高水平和高效率。
▲大会现场
作为中国(共聚焦)细胞级内窥镜领先企业,精微视达携倍晰共聚焦显微内窥镜精彩亮相,全方位展示了该技术在消化疾病精准诊疗尤其在早癌精查领域优秀的临床应用价值。
CLE+AI“赛道”开启
破局临床场景融合创新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展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诊断到治疗的过程。内镜产品从传统的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等,逐步扩展到小肠镜、胶囊内镜、超声内镜、放大内镜、电子染色内镜、共聚焦显微内窥镜(CLE)、AI等新型的内镜;内镜诊疗方式从单纯的内镜下检查扩展到内镜下治疗,从简单的内镜下治疗扩展到早期胃肠道肿瘤的内镜下治疗等复杂的内镜治疗技术。
作为目前最热门也是最被期待的内镜技术之一,共聚焦显微内窥镜和AI融合创新应用将如何破局更多临床场景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龚帅教授在圆桌讨论环节分享了共聚焦显微内窥镜与AI的结合展望。他指出CLE结合AI在多学科疾病临床诊疗中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场景。
▲ 龚帅教授分享了共聚焦显微内窥镜与AI的结合展望
在他看来,早癌和IBD方向是CLE结合AI最热门的临床应用场景。CLE结合AI可实现IBD患者黏膜愈合程度的人工智能评估,帮助临床快速识别胃肠道肿瘤,提高诊断效能。未来,基于更多临床数据的支持,CLE结合AI可更好地帮助临床鉴别诊断小肠及肠道微小病变。
细胞级分辨率
让微小病灶无处可遁
共聚焦显微内窥镜作为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内镜,其分辨率可达微米级别,并且具有光学切片的能力,可实时在体对患者可能发生病变的黏膜组织细胞级水平显微图像,达到在体无创靶向活检的目的。
本次手术演示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沈煜枫教授在白光镜检查基础上,应用倍晰®共聚焦显微内窥镜为胃部早癌患者做可视化活检,直观地展示了共聚焦显微内窥镜在早癌精查中的临床价值。
▲ 沈煜枫教授为患者做可视化活检
期间,沈煜枫教授详细地介绍了共聚焦显微内窥镜临床诊疗原理,并通过对共聚焦显微内窥镜下患者正常组织与病灶组织图像特征的对比,重点讲解了共聚焦成像特点。他表示,倍晰共聚焦显微内窥镜可以动态观察细胞的细微结构,帮助临床医生做出精准诊疗。
前沿内镜产品齐聚申城
精微出品现场脱颖而出
交流会上,精微视达展台人潮涌动。在动物标本体验区,超微探头、超高分辨、简单操作以及细胞级病理成像效果让现场体验者们连连赞叹:“太震撼!”
作为细胞级内窥镜的代表之一,倍晰共聚焦显微内窥镜结合卓越的光学系统设计,在极限压缩探头观测端体积的同时,仍然实现无与伦比的光学特性,配合Unif算法和独特的光纤耦合工艺,稳定呈现微米级微观图像,观测能力达到细胞级病理水平。
根据全球最新癌症数据显示:中国消化道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分别为135.8万例、96.1万例,占比37.71%、40.7%,均位居全球第一。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决定消化道肿瘤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消化内镜检查是目前临床上筛查和诊断消化道疾病最常用的强有力方法。内镜检查过程中,如何完整地观察全消化道,最大限度地帮助临床医生发现病变是避免病灶漏检、提高疾病检出率的关键。
作为早癌精准诊断核心装备之一,倍晰共聚焦显微内窥镜与围绕消化内镜开发的AI产品的结合注定会给消化内镜诊疗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这两种精准医疗创新技术的结合构成了高水平医生大脑、眼睛和手脚的延伸,将为包括癌症在内的重大疾病预防提供了全新的解决路径,切实提高我国消化道早期肿瘤的检出率,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真正把消化道早癌防治落实到实处,着力于民生,造福于民众。